鋁合金硬質陽極處理規範ISO 10074:2021版
硬質陽極處理之品質要求重點:
依合金材質區分:Class 1乃除了Class 2以外所有鍛造鋁合金;Class 2(a)屬2000系列鋁合金及其他銅含量逾越5%之鋁合金;Class 2(b)為≧2% 鎂之 5000 系列及7000 系列鋁合金;Class 3(a)屬於<2%銅及/或8%矽之鑄件;Class 3(b) 則列入其它鑄件合金。
每單位面積之氧化膜質量:未封口之皮膜50 ±5μm,最小接受值:Class 1 為1100mg/dm2;Class 2(a)、Class 2(b)及Class 3(a)均屬950mg/dm2;Class 3(b)則依契約協議。厚度少於 50μm則表面密度將比例調整。
耐磨性:量測未封孔之氧化膜(封孔及/或染色將減低耐磨能力超過50%),皮膜耐磨性以磨擦輪試驗(Abrasive Wheel Test)為主,依ISO 8251 方法測定,對於不適合磨擦輪試驗,如複雜或非對稱形狀零組件則藉磨擦噴射試驗(Abrasive Jet Test),依 ISO 8252 方法測試,此兩者耐磨擦試驗均以硬質陽極處理試件與1050A標準鋁試片硬質陽極處理後測試比較,相對平均比耐磨力可接受值:Class 1應≧80%、Class 2(a)≧30%、Class 2(b) 及Class 3(a) 均為 ≧55%、Class 3(b)≧20%;Class 3(a)及Class 3(b)亦可藉協議訂定。Taber Abraser耐磨試驗:試片尺寸 100×100×2 mm、中心部位鑽孔6.5mm,使用 Taber Abraser 耐磨耗試驗機,採CS-17砂輪、1000公克負載、60±2 rpm(或70±2 rpm)、10000轉,重量減少多寡測定耐磨力,耐磨試驗得先施行預磨擦1000轉後再正式10000轉之測試,重量減少之接受值:Class 1律定15毫克、Class 2(a) 為35 毫克、Class 2(b)則25毫克,Class 3 由於表面條件及/或皮膜結構並不適合此試驗。硬質陽極處理至耐磨試驗之期間至少得間隔24小時。
膜層硬度:皮膜厚度 25~50μm,膜層硬度最小值:Class 1, Hv400;Class 2(a), Hv250;Class 2(b), Hv300;Class 3(a), Hv250 而 Class 3(b)則依協議訂定。
耐蝕性:僅施行於封孔後之氧化膜層,試片50μm經中性鹽霧試驗336小時,接點或邊角1.5mm範圍外不得有腐蝕。
膜層絕緣崩離電壓:循ISO 2376規範檢測,最小可接受值得經由表面處理者與顧客間之同意。
僅供參考
J. H. CHEN 0503/2024